漫步布拉格 遍賞千年歐洲建築史

文/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整理報導 資料來源/墨刻編輯部

 

布拉格,從西元5世紀開始擁有城市雛形,經歷7世紀石造教堂與木造房屋的簡單建築形式,到了9世紀末與羅馬的政經及宗教文化交流,並開啟了系統性的建築發展,時至今日,在布拉格可以遍賞從10世紀至20世紀這1,000年中歐洲建築的演變,從仿羅馬式(Romanesque)、哥德式(Gothic)、文藝復興式(Renaissance)、巴洛克式(Baroque)、洛可可(Rococo)、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到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難怪世人都讚美布拉格為露天的歐洲建築博物館!

被稱為「建築博物館」的布拉格,陳列了歐洲千年以來流行過的建築物。(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被稱為「建築博物館」的布拉格,陳列了歐洲千年以來流行過的建築物。(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仿羅馬式建築

11世紀左右,捷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當時的政權普傑米斯立德家族(Přemyslids)為了強化統治權積極推廣天主教,而仿羅馬的建築風格也開始在布拉格的教堂及有錢人房舍中出現,其中保持最完整的是布拉格城堡內的聖喬治教堂(Basilica of St.Jiři)。在舊城區雖然也有許多仿羅馬式建築的民房,但由於此區常常因伏爾塔瓦河氾濫而淹水,所以後來修築的道路都填高地面,原來一層樓的房舍也變成地下室,甚至被埋在現有房舍的地基之下,往往在整修地下管線時才意外發現。

這種「肋形穹窿」在後來的哥德式建築發展得更為精緻。(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這種「肋形穹窿」在後來的哥德式建築發展得更為精緻。(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仿羅馬式建築與羅馬式建築風格上有所差異,仿羅馬式建築是從10世紀末到13世紀中流行於歐洲的教堂建築,為了營造一個供多人使用的大型公共空間,建築師設計出「肋形穹窿」的結構,可以將屋頂重量分散,經由牆壁傳到地上,不需採用占空間的廊柱,樸拙厚重是布拉格仿羅馬式建築的特色。

 

哥德式建築

哥德式建築最早起源於法國,約在12世紀初期成為法國中部天主教教堂的主要建築形式,藉由修道僧傳入中歐。而自從捷克的盧森堡家族(Luxembourg)取代普傑米斯立德家族的政權建立捷克歷史上第二個王朝之後,開始一改仿羅馬式建築的簡樸實用作風,以高聳的尖塔炫耀勢力,當時許多建築名師如Matthew of Arras開始著手興建布拉格城堡內的聖維塔大教堂。

位於舊城廣場上的提恩教堂,堪稱布拉格的地標。(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位於舊城廣場上的提恩教堂,堪稱布拉格的地標。(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然而,布拉格哥德式建築最大的推手是查理四世(1346~1378),他在位期間下令修築建造了聖維塔教堂(Katedrála sv Vita)、火藥塔(Prašná brána)、提恩教堂(Kostel Matky Boží pod Týnem Týnský)、查理大橋(Karlův most)、舊市政廳(Staromĕstská radnice)、新城市政廳(Novomĕstská radnice)等著名的建築。

強調垂直地景的哥德式建築,讓布拉格多了「百塔之都」的美名。(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強調垂直地景的哥德式建築,讓布拉格多了「百塔之都」的美名。(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哥德式建築強調的是垂直的地景,建築師利用無數的尖塔、尖拱型的窗戶,拱門、拱廊形成垂直的、輕巧的、向上飛昇的效果。加上13世紀威尼斯發明的彩繪玻璃被運用在建築中,形成一種更神性的氣氛,宗教力量在此展露的淋漓盡致。從此布拉格又多了一項美稱──「百塔之都」。

 

文藝復興式建築

15世紀中期∼16世紀,歐洲文化藝術發展漸漸從宗教的桎梏中走出來了,藝術不再只是為神服務,藝術家開始思索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並展現在建築、繪畫上。文藝復興式建築最早發源於義大利,後來攀過了阿爾卑斯山流傳到歐洲各地,以人需求為主的建築從此展開。

相較於哥德式的垂直風格,文藝復興式建築強調規律與對稱性。(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相較於哥德式的垂直風格,文藝復興式建築強調規律與對稱性。(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文藝復興建築引起建築結構與材料上很大的變化,建材上已經不再以石材一枝獨秀,而是大量的使用木材、泥瓦、石膏,結構講究理性、比例完美、外型簡單、寬敞、內部明亮,如果跟哥德式動態的、垂直的特色相較,文藝復興建築是靜態的且呈現水平的。

 

這些新變革的建築在15世紀末、布拉格政權交替時開始流行起來。1491年,維拉迪斯拉夫‧亞蓋洛(Vladislav Jagiello )國王推翻盧森堡王朝,成立捷克第三個王朝,當時正逢哥德式建築式微,於是他聘請了多位義大利建築師如Benedikt Rieth、Paolodella Stella、Giovanni Spatio等負責改建布拉格城內的風格,其中城堡舊皇宮內的維拉迪斯拉夫大廳(Vladislavský Hall)窗戶,就是以文藝復興風格設計的,從此,布拉格開啟文藝復興建築的新紀元,為後世留下另一面貌。

 

巴洛克式建築

巴洛克建築在布拉格大流行與天主教勢力的鞏固有關係,然而在引進布拉格時遭到波西米亞人的反感,他們視這種來自德國及義大利的建築風格為政治同化的手段之一。16世紀初期,來自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了捷克,成立第四代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從此,捷克陷入內外對立的緊張局勢,哈布斯堡家族規定以德語為官方語言,壓抑原來的捷克母語,宗教上強迫推行天主教,排除捷克原有的新教,因此引發了波西米亞貴族的不滿,反抗聲浪四起。

葛茲金斯基宮原為哥德式規模,幾經修整後,成為巴洛克晚期洛可可式樣的豪宅。(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葛茲金斯基宮原為哥德式規模,幾經修整後,成為巴洛克晚期洛可可式樣的豪宅。(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而布拉格的建築史還是如往常一樣隨著政治勢力演替,1713年,由奧地利偉大的建築師Fischer von Erlach建造了克拉姆‧葛拉斯宮(Clam-Gallas

聖尼古拉教堂是波西米亞巴洛克式建築的經典之作。(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聖尼古拉教堂是波西米亞巴洛克式建築的經典之作。(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巴洛克一詞葡萄文語意是指「變形的珍珠」,而它講究的正是錯綜繁雜的曲線表現出來的華麗感,這種打破文藝復興式建築直線與理性概念的建築風格,與大量使用石膏作為裝飾材料有關,由於石膏的可塑性,讓藝術家可以盡情發揮,將情感投注在建築雕飾上。在曲線勝於一切的概念引領下,布拉格許多直線型的哥德式尖塔都被改造成圓弧形或蔥形。

 

雖然巴洛克建築在17、18世紀是一個極端炫耀財富、權勢的建築形式,加上天主教與專制政權結合的推波助瀾之下,大大改變了布拉格城市風貌,然而從今日的角度看來,卻為布拉格增添許多魅力。

 

新古典主義式建築

巴洛克建築已經把建築的裝飾發揮到了極致,於是,人們開始重尋古典的簡單、雍容之美。18世紀晚期,隨著考古熱潮,歐洲興起一陣復古風,建築師們重新研究古希臘、羅馬的建築元素,把三角形山牆、成排的列柱還原到當代的建築風格中。

反璞歸真的新古典式風格,以理性著稱。(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反璞歸真的新古典式風格,以理性著稱。(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新古典主義非常強調理性,結構組成已經臻至成熟的階段,加上建築工藝的教育非常健全,因此這個時期的建築具備極高水準,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鑄鐵的運用,當時,鑄鐵剛被發明,因此廣泛地使用在建築裝飾中。

 

布拉格最有名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就是艾斯特劇院(Stavovské divadlo),而沿著契里特那街往東走,出了火藥塔之後銜接的海柏尼斯卡街(Hybernska Street)兩側建築,及伏爾塔瓦河沿岸、從查理大橋往南到新城區的國家劇院一帶的建築,都呈現布拉格新古典主義建築的景觀。

 

新藝術風格

1890年代的晚期,一種新的裝飾藝術出現了,這種以自然花草圖騰、女人面孔圖像裝飾在建築物立面,或是彎曲的鑄鐵做成的柵欄,通稱「新藝術」,所謂新藝術在歐洲各地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德國稱為「分離派」,或「青春派」,在法國稱為「新藝術」(Art Nouveau),布拉格的新藝術大師—─慕夏聞名遐邇,不過,在他之前布拉格首創新藝術的卻是一位工藝學校的教授Bedrich Ohmann,他出生於烏克蘭,1898年,他設計了科索咖啡(Cafe Corso),這是第一個新藝術作品,以及著名的中央飯店(Central Hotel)等,現在在布拉格要欣賞新藝術的建築,絕不能錯過瓦次拉夫廣場(Václavské námĕstí)和那普希科普耶街(Na Příkopĕ)。

新藝術風格充滿活力的流動線條,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新藝術風格充滿活力的流動線條,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 延伸閱讀:品味英式優雅 三款必嚐英國美食

www.tripass.net/article.php?op=articleinfo&articleid=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