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級學生為C級學生打工?



【iMoney智富雜誌—ibanker教室】美國經濟學家拉里.薩默斯(Larry Summers)16歲那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優先取錄修讀物理學,後轉修經濟學,5年後畢業獲得學士學位。此後他成為哈佛大學的研究生,28歲畢業獲得博士學位,同年成為了哈佛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後來他出任過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師,在克林頓執政期間擔任財政部內很多不同的職位。2009年被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任命為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去年離任該職位,重回哈佛大學當教授。


從以上簡短的履歷不難看出,此人從小是個讀書天才,出乎意料的,卻是連他亦質疑批判所謂傳統教育。「現在的世界,很多依靠紀律和穩定性的工作都可以由電腦代替了。強調紀律性、準確性,以規律性成績作考核的傳統教育方法是不是我們真正該追求的?抑或創造力才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更應強調、更有價值的資產。」他更指出在哈佛,「拿A的學生往往成為教授,而每年為捐助予學校的富豪,大部分當年就是拿C的學生。」


C級哈佛生改變世界


2011年耶魯大學美籍華裔教授蔡美兒(Amy Chua)寫了本非常暢銷的《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列出了自己對女兒非常嚴厲、非A不可的教導方式。薩默斯曾公開對這名虎媽說:「我不太清楚你這種對傳統學術的崇拜是不是放對了位置。過去25年曾在哈佛就讀而最大程度改變了世界的兩個人,是Bill Gates(蓋茨)和Mark Zuckerberg(朱克伯格),二人連大學課程也沒有完成。而要求甚高的虎媽,大概就不會支持子女輟學。」


薩默斯沒有說錯。Bill Gates在哈佛大學的時候,從沒有明確的讀書計劃,只是花大量時間在學校的電腦室,大二時輟學,後來創立了微軟,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之一。Mark Zuckerberg在哈佛期間,沒有考進過首10%,在數學課苦苦掙扎,卻憑創意創造出Facebook,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中國的阿里巴巴(01688)CEO馬雲,經過兩次高考失敗才考進杭州師範學院,當時除了收發電郵外對互聯網一竅不通,卻創立了中國首間互聯網業務公司。蘋果創辦人Steve Jobs(喬布斯)是另一個例子。


這種情況並不限於科技界別,前美國總統喬治布殊(George Bush)是另一個例子。在一個耶魯大學的畢業禮上,他對在場的人說:「對所有獲得榮譽、獎項、以一級成績畢業的人,我要說,你們做得很好。至於拿着C級畢業的學生,我要說,你們也會有機會成為美國總統。」因為他本人就是耶魯的C級學生,該任的副總統切尼(Richard Cheney),亦曾在耶魯大學讀書,因成績欠佳而被迫退學。


一夜成名只是草率概括


因為很多類似的例子, 產生了一種說法:「A students work for C students, and B students work for the government.」(A級學生為C級學生打工,B級學生為政府打工)。然而,即使有薩默斯的支持,筆者認為這只是草率的概括,以及荼毒更多人幻想可以一夜成名的騙局。


首先,以上的C級學生並不是真正的C級學生,而是非常聰明和勤奮的人。Bill Gates在八年級開始迷上電腦並編寫程式,在高中畢業的時候,他已在電腦實驗室實習了5年時間。他是通過了1萬小時培訓成就的天才。Mark Zuckerberg的其中一個習慣,是連續40小時不眠不休地寫程式。如果你在看上述大人物的履歷,不只把着眼點放於輟學,你會發現這些人絕非不學無術或慵懶之輩,他們能成為人中之龍,是付出了無數努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大部分人身上能真實反映出來,但這不表示部分人不可以靠運氣上位。這種運氣,在統計學上叫做方差(Variance)。例如A級學生普遍比C級學生聰明和勤奮,所以A級學生普遍會比C級學生獲得較高的工資,但一個C級學生的收入仍是有機會超過一個A級學生的收入的。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證明:假設A級學生的工資是固定的100元,C級學生的平均工資是60元,但是運氣可以令到他的工資上下波動,而工資的分布屬常態分布,C級學生平均工資的標準差是20元。從常態分布可以看出,如果C級學生的運氣很好,能夠賺得比應得平均工資兩個標準差以上的工資就會比A級學生好。這機會率是多大呢?


有數據顯示,C級學生比A級學生賺更多錢(即兩個標準差外)的機會是2.3%。


如果單單以工資決定位置高低,即在每100個C級學生學生裏,會有2至3人可能成為A級學生的老闆。由於這2至3人的際遇太精采,所以容易讓人記住,甚至將這些少數情況概括成常見現象。


知識天份運氣缺一不可


筆者發現,不少學生迷信「A級學生為C級學生打工」的故事,是因為他們打從心底不覺得這些A級學生除了GPA高點外有何了不起。這筆者可是同意的。如果A級是指工作能力強不強,或者對社會有沒有貢獻,考試好的學生不一定是A級學生。顯然,讀書好不好,既不是必要,更不是充分條件。鬥志、恒心、毅力、謙虛有禮、創造力、健康等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知識不過是眾多因素的其中一個條件。不過,如果具備以上條件的人,鮮有讀書不好的。而事實上,如果有人如Bill Gates等具備以上的條件,硬要他們讀書考試,我個人覺得是浪費他們的天份。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沒有這些條件但好高騖遠的人,拿「知識不過是其中一個條件」來安慰自己沒有努力而帶來的失敗。


人們對A級的輕視,是來自對A級的定義錯誤。如果A級的只是GPA夠高,那的確沒有意義。大學裏存在擅於考試而獲A的人,但真正能精通知識及懂實際運用的也不少。運氣的確存在,正如有人會中彩票一樣,並不稀奇,也不值得羡慕。中了彩票的人,正如出生運氣就好的二世祖一樣,可以開公司,請A級的人才來替他們工作。這沒有甚麼不應該,也不值得憤怒。運氣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東西,所以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事情。當你覺得懷才不遇的時候,希望你可以記住古羅馬哲人塞尼卡(Seneca)說過:「運氣就是充足的準備遇上機遇的時候。」(Luck is what happens when preparation meets opportunity.)


撰文:王澤基、潘凱媛 資料整理︰潘凱媛


王澤基:香港中文大學應用金融學教授、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課程主任前巴克萊銀行常務董事,逾十年投資銀行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