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傳承 股價大跌 家庭破裂



【iMoney智富雜誌—ibanker教室】新鴻基地產(00016)捲入貪污案,除了引起各界對這大地產商的前景憂慮,更大的課題,是家族企業的傳承。香港的華資大企業,幾乎全是家族企業,部分已有第二代接手,部分仍由創辦人掌舵。然而環觀最有名的家族公司,普遍認為這些二代三代的能力都比不上一代,到底家族企業怎麼才最好?改朝換代又會對公司造成怎樣的影響?中文大學的會計學和財務學聯席教授范博宏就對這題目作過非常詳細的研究,過往香港的家族企業在傳承的前5年至後3年共8年時間,企業市值平均跌約八成,新加坡、台灣情況類似,但幅度不如香港般誇張。


傳承方法須看產品特性


家族企業傳承有兩種做法,第一是一代傳一代,第二是找專業的管理人員。股神巴菲特在討論傳承時,曾說過如果人們因為血緣而不是能力得到支配財富資源的權力,這就像把所有2000年奧運金牌選手的長子召入國家隊去參加2020年奧運一樣無稽。運動細胞沒法遺傳,做生意的能力亦然。爸爸懂做生意,兒子可以是專業二世祖。但找專業的外人管理也不一定較好,他們可能不重視創業理念,着眼短線利益等等。


哪種傳承方法較好,一般可以看兩個因素:資產有沒有特殊性?公司註冊和經營的地方法制是否健全?理論上地方法制愈健全的、生意愈沒有特殊性的,愈可以聘請商業專才管理。相反,一盤在內地靠秘方經營的生意,由家人傳承可能較合理。日本百年企業萬字醬油是另一種案例,家族賣出擁有權但保留經營權。很多人以為股權和經營權是同一概念,但其實兩者分開,對企業並無不好。


一家公司的特殊性, 不只在於產品。譬如地產看來毫不特殊,但其實很靠人脈。所以首富李嘉誠數年前病倒時,長江實業(00001)的股價曾經大跌。電視廣播也不需要秘方經營,以無綫電視(電視廣播(00511))為例,邵逸夫爵士是該公司的創辦人兼靈魂人物,然而2006年邵爵士大病,股價卻大升,那是可能是因為市場期望公司由職業經理人去打理。此外,有時候,如果公司掌舵人對公司沒有貢獻,病逝也不一定是壞事。希慎(00014)的利定昌突然病逝時,希慎的股價卻升。


一代傳一代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競爭。更重要的是,孩子從出生開始就知道不用任何努力就可以承接家族企業,就沒有動力去學習。所以養多一些孩子,從中挑選適當的繼任人,是比較好的做法。台灣的HTC的創辦人王雪紅,是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女兒,但是她沒有依賴父蔭,不受父親的資助下,創辦了VIA和HTC等非常成功的公司。可以養出有「生女當如王雪紅」主要的原因就是王永慶家室眾多,兒女成群,而且管教嚴厲,都必須勤奮用功。那麼多的孩子當中,只要嚴加培養,總有一個可以的。所以一孩政策下的中國,家族企業在傳承時面對的問題上會更明顯,企業持續性受考驗。


有些家族的核心能力就是家教嚴明,有家族傳統,比在外面學MBA更能培養出管理人才。日本豐田家族只佔豐田汽車2%的股權,但核心職位均由後人出任。這些年來,豐田不但沒有發生爭產奪位的鬧劇,而且公司業務穩步上揚。這是因為豐田的家族傳承並非取決於血緣輩份,而是這些後人的真正能力。另一個好的例子是日本萬字醬油,他們有8個分支家族,家族憲法規定,每個分支只有一個人可以掌權,而公司不能由同一個家族掌管兩次,這種競爭也有利選擇真正的優秀人才。


捆綁繼承資產後果難料


不少富豪會將實業及其他資產注入家族信託基金,以保障各家庭成員的生活質素,也防止家族成員爭奪家產。信託基金無疑可以達到以上目的,問題是這種目的未必一定好事。如果婚姻有問題,離婚不一定比硬要至死不渝差。硬要將爭產爭權的幾房人資產連在一起,後果可能更壞。因此成立信託的人,理應容許成員在出現重大矛盾的時以分拆。


更根本的是創辦人應考慮子女的志向,到底家族後代有沒有能力處理業務?或者第二代的人根本不想承傳家庭事業?凱悅酒店集團創辦人Jay Pritzker是很出色的生意人,他安排兒女接棒,最後繼任大權的兒子Tom在生意合作夥伴口中,是「如果他不是必須繼承,很有可能會情願當律師甚至學者」。他的女兒Nancy也可以繼承大量資產,卻被迫得24歲便自殺身亡。他成立了千多個信託基金,希望下一代延續他和諧處事的手法,怎料過身才兩年,家族也是爭產爭到上法庭。


爭產不要緊,重要的是爭完了要把權弄清楚。香港名酒家鏞記創辦人甘穗輝一直以公平原則對待兩兒子,兩兄弟的薪金、職銜、股權多年來都一樣。過身前,甘穗輝分予兩兒子各45%鏞記股權,餘下10%由妹妹持有。後來二哥在大哥不知情下,收購了三妹的10%股權,讓自己成為持股55%的大股東,及後安排兒子進入董事局,大哥的話事權被削。大哥見此情況,要求二弟收購其持有的45%的股權,好讓他索性退出董事局,否則申請把鏞記酒家的母公司鏞記控股清盤。


甘穗輝平均分配股權,大意是要兩兄弟好好合作,但經營權如何分配則相當模糊。譬如中國傳統思維說長兄為父,二弟是否該服從大哥的決策?但既然股權同等,二人是否應平起平坐?結果公平分配的股權未能讓兄弟同心,反倒削弱了企業的效率。


加入選拔制度提升效益


家庭控股也不是沒有成功例子的,擁有歐尚集團的Mulliez家族是法國最富有的家庭之一。他們立了一部非常重天主教的家族憲法,每人生育多名仔女,後代以幾何級數上升。但不是每人一出世就可以自動成為家族委員會的一員,所有人都要先經選拔,並被確認能夠遵守家族的觀念操守才可,違反了家族憲法的,也可能被踢出局。


這種有競爭、有強大的家庭價值的組織,像中國古代的幼受庭訓,一般就較少會出現爭產一類事件。香港的李錦記亦是另一正面例子。


撰文:王澤基、潘凱媛 資料整理︰潘凱媛


王澤基:香港中文大學應用金融學教授、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課程主任前巴克萊銀行常務董事,逾十年投資銀行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