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管制局

  • 出現今年首例登革出血熱死亡病例,本土病例數持續攀升,疾管局呼籲民眾務必做好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及防蚊措施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於8月28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登革出血熱死亡病例,並發布上週(8月21日至8月27日)國內登革熱共新增21例本土確定病例,顯示本土疫情持續升溫。該局持續呼籲民眾,務必落實清除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回收處理不需要的容器,並落實個人防蚊措施,以降低罹病風險。 該首例登革出血熱死亡病例為78歲居住於高雄市苓雅區女性,有低血壓病史,8月20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關節及肌肉酸痛、腹瀉、頭痛與解黑便等症狀,8月24日前往診所就醫,因血小板低下而轉診至某區域醫院急診並入住加護病房,隨後出現呼吸困難及寡尿等症狀,並被通報疑似感染登革熱,不幸於8月25日往生。醫師另於8月27日通報為疑似登革出血熱病例,經疾管局8月28日研判確定,為本年第一例登革出血熱死亡病例,去(2011)年國內共有5人因登革出血熱往生。 上週(8月21日至8月27日)國內登革熱新增21例本土、6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本土個案中,居住於臺南市者有9例,包括中西區五妃里及民主里各1例,安南區幸福里、安富里、海佃里及國安里各1例,南區南都里、南華里及開南里各1例;居住於高雄市者有12例,包括苓雅區和煦里7例,仁政里、日中里、城東里、華堂里各1例及前鎮區西山里1例。上週登革熱疫情首度突破20例,且高雄市疫情主要集中於苓雅區和煦里,國內近五週本土登革熱發生情形分布參見附表。 由於四型登革病毒近年皆曾於南臺灣出現,加上近期本土登革熱病例數快速增加,疾管局強調,登革熱防治僅靠政府作為是不夠的,尚需要民眾配合整理周邊環境,該局持續呼籲民眾,應經常檢視住家內外環境,徹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回收處理不需要之容器,並加強個人保護措施避免病媒蚊叮咬,才能免於感染登革熱及因為先後感染不同類型登革熱而發生死亡率較高的出血性登革熱。該局並呼籲醫師於診治病患時,特別留意發燒病患,如懷疑感染登革熱,應即向衛生機關通報。 有關登革熱最新疫情及各項資訊,請參閱疾管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如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防疫專線。

  • 開學第一步—落實正確勤洗手,避免將腸病毒帶回家

    依據疾病管制局監視資料顯示,腸病毒流行期尚未結束,且腸病毒71型依然活躍。上週國內新增4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分別為3例為居住於北部的1個月、6歲大女童及3歲10個月大男童,1例為居住於南部的11個月大女童,4人皆已康復出院。本年截至8月26日止,累計共139例重症個案,其中136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並造成2名幼童死亡。 疾管局表示,各級學校將於本週陸續開學,學童間的密切互動將助長腸病毒傳播,除了增加學童感染的機會外,也會將病毒傳播至家庭及社區,感染年紀較小的幼童,增加重症發生的機會。該局呼籲教托育機構,開學後務必加強教導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並注意「呼吸道及咳嗽禮節」,如有身體不適的狀況,應通知家長儘速攜帶就醫,並讓學童請假在家休息,落實「生病不上學」的防疫觀念,避免將病毒傳播給其他同學,並避免間接危害家中其他幼童。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容易在家庭及教托育機構內傳播,該局再次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民眾如有腸病毒相關疑問,歡迎至該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洽詢。

  • 因應天秤颱風二度襲臺,疾病管制局提醒災後清掃家園,小心防範傳染病

    天秤颱風於上週襲臺,為屏東縣帶來豐沛雨量,並導致低窪地區淹水災情。而本週第二度侵臺的特殊路徑,又將為南臺灣及東部地區帶來新的威脅。疾病管制局呼籲淹水地區的民眾務必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並依「清除、清潔、消毒」防疫三步驟,做好環境衛生,避免感染傳染病。天秤颱風前次於屏東縣造成嚴重淹水,該局立即派遣防疫消毒車及調度消毒藥水,與屏東縣政府共同協助受災民眾家戶環境消毒,同時針對雨後病媒蚊孳生源列管地區進行清查與防治,持續監視災後傳染病作業。疾管局再次提醒全臺民眾應特別加強以下預防工作: 一、清理家園時,切忌赤足及穿著拖鞋打掃,避免感染鉤端螺旋體、類鼻疽及破傷風 災後易接觸到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可能因此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及其他皮膚病,該局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也應留意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工作結束後,應以肥皂及清水洗手,並仔細檢視有無傷口。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及酒癮者等)及皮膚有外傷者,應避免皮膚接觸污水或淤泥,否則引發細菌感染,嚴重時可能需截肢。如被生鏽器物割傷或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或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請儘快就醫。就醫時務必告訴醫師居住地區、污水淤泥接觸史、創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醫師提供妥適的診療服務。 二、注意飲水、食物及環境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 豪雨可能導致飲用水受到汙染,若住宅的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飲用水要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泡水之廚房用具及餐具要消毒後才能使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也不要食用;民眾可自行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而餐具部分應煮沸消毒,不能煮沸者,用清水10公升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消毒。 三、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 目前是登革熱流行季,颱風豪雨過後會產生大量積水容器,易形成病媒蚊孳生源,該局呼籲民眾及社區主動清除居家環境內外積水容器;屋頂陽台、大樓地下室應經常巡視,排除積水;住家四周環境的廢棄容器,例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也都要加以清理,不要讓病媒蚊孳生。民眾若有災後防疫相關疑問,亦可聯絡各縣市衛生局,或撥打國內免費民眾疫情通報與關懷專線1922洽詢。

  • 災後謹記防疫三步驟,遠離傳染病,清理家園時,如有身體不適,應立即就醫

    近日雙颱帶來之豐沛雨量,導致低窪地區傳出淹水災情,疾病管制局呼籲淹水地區的民眾務必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並依「清除、清潔、消毒」防疫三步驟,做好環境衛生,避免感染傳染病。該局並於各區調度消毒藥水,提供受災民眾家戶環境消毒使用,同時針對雨後病媒蚊孳生源列管地區進行清查與防治,持續監視災後傳染病作業,提醒民眾應特別加強以下預防工作: 一、清理家園時,切忌赤足及穿著拖鞋打掃,避免感染鉤端螺旋體、類鼻疽及破傷風 災後易接觸到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可能因此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及其他皮膚病,該局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也應留意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工作結束後,應以肥皂及清水洗手,並仔細檢視有無傷口。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及酒癮者等)及皮膚有外傷者,應避免皮膚接觸污水或淤泥,否則引發細菌感染,嚴重時可能需截肢。如被生鏽器物割傷或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或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請儘快就醫。就醫時務必告訴醫師居住地區、污水淤泥接觸史、創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醫師提供妥適的診療服務 二、注意飲水、食物及環境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 豪雨可能導致飲用水受到汙染,若住宅的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飲用水要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泡水之廚房用具及餐具要消毒後才能使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也不要食用;民眾可自行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而餐具部分應煮沸消毒,不能煮沸者,用清水10公升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消毒。 三、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 目前是登革熱流行季,颱風豪雨過後會產生大量積水容器,易形成病媒蚊孳生源,該局呼籲民眾及社區主動清除居家環境內外積水容器;屋頂陽台、大樓地下室應經常巡視,排除積水;住家四周環境的廢棄容器,例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也都要加以清理,不要讓病媒蚊孳生。民眾若有災後防疫相關疑問,亦可聯絡各縣市衛生局,或撥打國內免費民眾疫情通報與關懷專線1922洽詢。

  • 往年情人節後,愛滋匿名篩檢比平日增加四成,疾管局提醒,正確使用保險套,讓七夕更浪漫

    疾管局表示,依據去年(100年)愛滋病及性病匿名篩檢醫院統計,位於都會區之篩檢醫院,在七夕情人節過後的8月及9月,篩檢的人數比平常增加43%,多數為年輕人,因擔心自己感染愛滋病或性病,急切在網路搜尋後,才主動前往篩檢。疾管局提醒,在享受浪漫七夕的同時,勿因「不安全」性行為,讓自己留下終身遺憾。 目前國內愛滋疫情以不安全性行為為主,例如參加轟趴、性派對、多重性伴侶或是性行為時未使用保險套等,都會將自己暴露於感染愛滋的致命風險中;若合併使用娛樂性藥物,在自制力及防衛力下降,加上情境催化狀況下,更易發生危險性行為,增加感染愛滋及其他性病的風險。 依據疾病管制局2012年7月底之統計資料顯示,本國籍愛滋感染者共23,270例。若依危險因素分析,因性行為感染佔70%,顯見「不安全性行為」是傳播愛滋病的最主要途徑。感染者年齡以20-29歲最多,佔40%,其次為30-39歲,佔34%。 特別要注意的是,年輕族群感染愛滋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2011年15-24歲年輕族群之新通報感染者較2010年增加了16%,該族群九成以上是透過性行為傳染。 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不要與「性交往史」不清楚的對象進行性行為,並拒絕使用毒品;即使在最快樂的時候,如果性伴侶無法提供性的安全保證,又不願做好愛滋病及性病防範時,就應該拒絕與其有任何的性接觸;性行為時,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以杜絕愛滋及性病感染,才能健康歡度浪漫節慶。

  • 愛滋器官受贈者健康狀況良好,用藥12個月後是否停藥,將在尊重受贈者意願下,由其與醫療團隊討論決定

    有關去年8月發生之愛滋器官移植事件,衛生署之醫療諮詢專責團隊本於專業,參照5名器官受贈者的檢驗數值、國外知名專家之建議及其他相關之研究,建議預防性投藥之時程應至少持續12個月以上,並觀察至18個月。後續是否停藥或選擇繼續服藥,將由醫療團隊與器官受贈者個別討論,並在尊重病患意願的前提之下,決定停止用藥之時機。 為協助兩家醫院監測器官受贈者之健康、感染與醫療情形,並提供最佳之醫療諮詢,醫療諮詢專責團隊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其健康狀況。另為能提供病患最適切的醫療照護,並邀請愛滋病治療專家何大一院士等學者提供建議。針對該事件,由於全球並無類似案例可供參考,亦無任何科學實證可供依循,加上移植器官需合併免疫抑制療法,使得免疫系統與愛滋病毒活動狀態之研判愈顯複雜與困難,故須就病患個別狀況持續追蹤及綜合判斷。 去年8月發生之愛滋器官移植事件即將屆滿週年,回顧整起事件,5名器官受贈者在事發後很短的時間之內即開始給與預防性投藥,期能降低其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目前此5名器官受贈者狀況皆相當穩定,並持續由醫療團隊提供整體性的照顧。

  • 日前疾管局同仁對同性婚姻表達之看法屬個人意見

    對於近年國內愛滋病毒感染人數增加,尤其年輕感染者增加快速,疾管局深以為憂,並多方設法加以防治。該局同仁日前於臉書發表關於同性婚姻的看法,即為關心國內愛滋感染問題的表現,屬其個人意見之表達。

  • 疾管局關注日本北海道爆發因食用遭汙染的醃白菜導致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型疫情,已造成七人死亡,提醒近期欲赴當地旅遊民眾注意

    日本北海道爆發嚴重食物中毒事件,上百位民眾疑似食用遭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型污染的醃白菜後發病,並已有七人死亡。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出國旅遊或商務活動,應儘量避免生食及食用可能未完全煮熟之食物,加強飲用水的衛生,飯前如廁後應勤洗手,杜絕感染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之風險。 日本北海道上百位民眾疑似食用札幌市「岩井食品」製造的醃白菜後集體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已造成七人死亡,多數為80歲以上安養院住民,其中僅一名為4歲女童。醃白菜經檢驗發現遭O157型大腸桿菌污染,判斷可能於製程中消毒不完全引起,該公司已全面回收於札幌市的商店街超市及旅館餐廳內販售的商品。經查證該批遭污染的醃白菜並未輸入國內。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存在於牛隻的腸道中,主要是吃到被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污染的食物所傳染,最常因烹煮不當的牛肉(特別是絞肉)、未妥善殺菌的生牛奶或果汁所引起,亦可經由受污染之水源(如未經消毒之飲用水、游泳池水)引起。美國曾發生因漢堡烹調不當而爆發流行甚至導致死亡;另有多次的流行是由未經滅菌的牛奶所造成。歐洲地區曾於2011年5月至6月期間發生大規模O104型大腸桿菌感染事件,大多數病例均具有德國旅遊史,經調查為食用受污染豆芽所引起。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會釋放出毒素,潛伏期約2~8天,感染初期會出現腹瀉、腹部絞痛、嘔吐等腸胃道症狀,嚴重者可能會導致出血性腹瀉、腎衰竭、栓塞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溶血性尿毒症候群等症狀。 由於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屬食因性感染之疾病,且可循糞口途徑引起人與人間之傳染,疾管局提出以下幾點預防方法,呼籲民眾出國旅遊或商務活動加強防範,避免"病從口入":一、避免生食,並小心加熱處理食物,因此食物在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煮熟,特別是食物中心部位。二、避免飲用未經滅菌處理之生乳或果汁。三、煮熟之肉品,勿再接觸到盛裝生的肉品之容器或用具。四、加強飲用水的衛生,如注意儲水設施、水源是否遭受污染。五、處理食品及用餐前,手要清洗乾淨。六、上完廁所或接觸動物或患者後,必須使用肥皂洗手。 民眾回國後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及接觸史,作為醫師診治之參考。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若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防疫專線。

  • 美國中南部德州等地今年西尼羅病毒疫情嚴重,已造成26例死亡,近期欲赴當地的民眾需注意防範蚊蟲叮咬

    依據國際疫情監測顯示,美國今年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疫情嚴重,今年截至8月14日已通報693例病例,並造成26人死亡,由以德州最為嚴重。疾病管制局提醒,西尼羅病毒係藉由病媒蚊叮咬傳播,呼籲近期欲前往該地區的旅客及商務人士,應採取有效防蚊措施,避免感染。 美國今年西尼羅病毒感染病例,主要集中於中南部地區,包含奧克拉荷馬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德州等。德州近期因高溫及降雨頻繁,導致蚊蟲孳生,今年已累計465例,17例死亡,為2003年以來最高紀錄,病例數又以達拉斯地區最高(155例,10例死亡);德州當局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決定於達拉斯等疫情嚴重地區上空噴灑殺蟲劑。鄰近奧克拉荷馬、路易斯安那及密西西比等州今年分別通報49例(1例死亡)、52例(6例死亡)、59例(1例死亡),高於該州近三年平均(分別為4例、19例、38例)。美國曾於2003年爆發全國性疫情,共通報9,862例病例,造成264例死亡。 西尼羅病毒是於1937年烏干達一名發燒婦女身上發現,病媒蚊因叮咬帶有西尼羅病毒的鳥類受到感染後再叮咬人類而傳播,主要於非洲,西亞及中東等地區流行;美國1999年首度於紐約州發現病例後,已在該地區形成季節性流行病,夏季開始流行並延續到秋季。大部分的民眾遭帶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後不會出現症狀,僅約20%的民眾會於2-15天後出現發熱、頭痛、噁心、嘔吐,淋巴結腫大等輕微症狀,或在胸部、腹部、背部出現皮疹,其中老年人容易併發嚴重的腦炎、腦膜腦炎甚至死亡。 在台灣可能傳播西尼羅病毒的蚊種以熱帶家蚊等家蚊屬為主,為加強國內對該疾病的監視及防治,疾管局已將「西尼羅熱」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醫師於臨床上若發現病患具有流行地區旅遊史且出現相關症狀者,應於24小時內通報所轄衛生單位。 疾管局再次呼籲,前往西尼羅熱高風險地區觀光或洽商之旅客,除了應穿著淺色的長袖衣服與長褲,在裸露部位要塗抹含DEET(敵避)之衛生署許可防蚊藥品,並依照藥品說明書正確使用,以避免被病媒蚊叮咬;如果發現死亡鳥類,請勿直接接觸與清除。回國後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及接觸史,作為醫師診治之參考。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若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防疫專線。

  • 疾管局8月14日下午再確認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呼籲民眾務必做好防蚊措施並主動清除孳生源及容器減量

    疾管局8月14日下午再確認2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其中1名為嘉義縣71歲女性,8月8日發病,8月13日通報,8月14日檢驗確定。個案平時居住於嘉義縣布袋鎮,每週均會至台南市就醫,就醫當天居住於台南市安南區女兒住處,近期就醫日為8月2日及8月9日,其女婿亦於8月5日發病,8月13日已檢驗為登革熱確定病例,依疫調資料推測,該個案感染地可能為台南市。另1名為台南市南區64歲女性。自今(2012)年5月起至8月14日止,登革熱本土確定病例已累計有73例,其中有52例在臺南市,20例在高雄市及嘉義縣1例。 因嘉義縣仍屬埃及斑蚊分布地區,具登革熱高度傳播風險,目前衛生局已採行積極防治措施。明後兩日南部地區受到輕度颱風啟德影響,可能出現豪大雨,為降低登革病毒於社區傳播,疾管局提醒民眾應落實容器減量,自然就能減少積水容器及孳生源的產生,災後應仔細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關節肌肉疼痛、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以利醫師診治及通報,有關登革熱最新疫情及各項資訊,請參閱疾管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如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防疫專線。

  • 腸病毒71型仍然活躍,再確定6例重症個案,呼籲嬰幼兒照顧者請落實個人衛生及勤洗手,注意重症前兆病徵

    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6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5例為居住於北部,分別為1個月、2歲11個月、3歲男童,及5歲、10歲2個月大女童,另1例為居住於離島地區的8個月大女童,6例個案皆已康復出院。本年截至8月13日止,累計共130例重症個案,其中127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並造成2例死亡。 依據該局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持續下降,目前已脫離流行高峰,但腸病毒71型仍然活躍,重症個案持續發生,疫情以北部地區較高。該局提醒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托育機構,腸病毒感染者有時症狀並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不容易察覺及預防,而成為潛在傳染源,所以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勤洗手,才能降低密切接觸時感染與傳播的機會。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該局特別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民眾如有腸病毒相關疑問,歡迎至該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洽詢。

  • 南部本土登革熱上週增12例,疾管局呼籲民眾務必做好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及防蚊措施

    上週(8月7日至8月13日)國內登革熱新增12例本土、11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疾管局指出,自今(2012)年五月起登革熱本土確定病例已累計有71例,其中有51例在臺南市,20例在高雄市(詳如附件)。 12例本土個案為居住於臺南市北區大港里29歲男性及賢北里58歲女性,中西區民主里59歲女性及郡西里62歲、64歲女性,南區南華里58歲男性、50歲女性及文華里60歲女性,安南區安富里53歲男性、幸福里66歲男性及淵東里29歲女性,高雄市楠梓區錦屏里73歲男性。 另依據疾管局統計資料顯示,近三年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的出國原因,主要為國際旅遊(28.4%)、返鄉探親及相親(27.7%)、國外經商及工作(26.3%),其中菲律賓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為所有境外移入增加最多的國家。該局呼籲前往東南亞等登革熱流行地區的民眾,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懸掛蚊帳就寢、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的防蚊劑,減少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登革熱。 此外,自登革熱流行地區返國,於入境時或入境前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於入境時主動填報「傳染病防制調查表」,回國後15日內如有前述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以利其正確診斷治療及通報衛生單位採行適當之防疫措施,阻斷境外移入登革病毒引發本土流行之機會。 有關登革熱最新疫情及各項資訊,請參閱疾管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如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防疫專線。

  • 尼泊爾多處發生霍亂疫情,已造成29例死亡,近期欲赴當地的民眾需注意防範

    近期尼泊爾多處發生霍亂疫情,疾病管制局呼籲近期欲前往當地之民眾,需提高警覺,加強個人衛生習慣並注意飲食安全,並提醒民眾霍亂弧菌不耐熱,食物及飲用水經充分煮沸即可殺死霍亂弧菌,務必遵守,以維護自身健康。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至少10人住院檢出O1小川型霍亂弧菌,多數患者因飲用未煮沸的水而感染,醫院每日約有10-20人因腹瀉就醫。另外,西部Doti區及Gorkha區亦有霍亂疫情,Doti區共有401人嚴重腹瀉,14例死亡,Gorkha區有8例死亡。Uttar Pradesh邦Nepalgunj市7月31日確診14例霍亂,已造成7例死亡。總計目前共有29人因霍亂死亡。 疾病管制局提醒前往流行地區觀光或洽商之旅客,如當地醫療資源缺乏且停留時間較長時,可至旅遊醫學門診中心諮詢醫師意見,評估是否需要接種霍亂疫苗。旅途中應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避免購買路邊攤販賣的食物,盡量吃熟食、熱食、喝瓶裝水,注意個人衛生及勤洗手。回國後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及接觸史,作為醫師診治之參考。另外可至疾病管制局網站(http://www.cdc.gov.tw)的「入出境健康管理」網頁取得最新國際重要疫情與旅遊傳染病資訊,下載「帶著口袋醫師去旅行」、「健康走天涯」等衛教宣導手冊,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如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防疫專線。

  • 蘇拉帶來豪大雨且南臺灣持續出現本土登革熱個案,疾管局呼籲全國民眾務必落實孳生源清除及容器減量

    上(31)週(7月31日至8月6日)國內登革熱共新增11例本土、11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該11例本土個案為居住於臺南市南區的13歲、35歲男性及18歲、57歲女性,安南區38歲、50歲、55歲男性及46歲女性,高雄市楠梓區64歲、76歲、79歲女性,其中臺南市安南區、南區各有一起家庭群聚案件。自今(2012)年五月起登革熱本土確定病例已累計有59例(臺南市40例及高雄市19例)。 依據國內相關學者研究報告及疾管局研究資料顯示,雨量與當年病例數間雖然無顯著相關性,但累積雨量與隔週病媒蚊密度間具有統計相關,且部份研究亦指出,大雨過後6或7週將出現相對多數之登革熱個案,故上週因颱風帶來大量降雨、南部持續出現本土病例,且境外移入登革病毒風險居高不下等因素,疾管局呼籲民眾及社區務須加強動員,落實清除戶內外環境的積水容器,並進行社區容器減量等防治工作,避免病媒蚊孳生,以降低本土登革熱疫情風險。 該局另提醒民眾,應依通知或公告主動清除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如查獲違反者,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將裁罰新台幣叁仟至壹萬伍仟元整。此外,有關登革熱最新疫情及各項資訊,請參閱疾管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如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防疫專線。

  • 3歲男童染腸病毒71型重症不治,病程發展快速,嬰幼兒照顧者務必保持警覺,有前兆病徵應速送大醫院治療,爭取治療黃金期

    疾病管制局確認本(2012)年第二例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個案,該個案為居住於北部之3歲男童,於8/1開始發燒,8/3因高燒不退並出現口腔潰瘍及手足出疹至診所就醫,醫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8/4因病況未改善,並出現持續嘔吐、肌抽躍等重症前兆病徵,再度赴醫院急診,並住院治療,因病程迅速惡化,立即轉送醫學中心,雖經醫護人員盡力救治,仍不幸於8/5凌晨往生。疫調發現,其同住家人及接觸之親屬當中,尚有4名幼童亦同時感染腸病毒,目前衛生單位正密切注意其健康狀況,並已進行衛教及防疫措施。 依據該局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雖已脫離高峰,仍在流行期,最容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仍然十分活躍,為主要流行型別,使得重症風險持續存在。該局呼籲民眾及嬰幼兒照顧者,暑期幼學童聚會活動多,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病毒感染的機會。 除該名個案,另該局再公布上週新增6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5例為居住於北部的2歲、3歲3個月、8歲7個月男童,及1歲4個月、2歲6個月女童,另1例為居住於南部的4歲9個月男童,其中4例個案已康復出院,2例仍住院治療,病情穩定恢復中。本年截至8/6止,累計共有124例重症個案,其中121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並造成2例死亡。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該局特別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民眾如有腸病毒相關疑問,歡迎至該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洽詢。

  • 高凌風、寶弟父子與民眾PK戴保險套遊戲,呼籲親子正視青少年安全性行為

    疾病管制局愛滋防治再出擊,6日下午邀請高凌風、寶弟父子檔在臺北市西門町,與民眾PK戴保險套遊戲,呼籲青少年要注意安全性行為,以避免染上愛滋病或其他性傳染病。 根據該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本國籍累計通報4,376位15至24歲之愛滋感染者,其中54%(2,343人)是在近五年內感染,分析此五年該族群感染之危險因子,96%是透過不安全性行為感染。面對國內愛滋感染者年輕化,如何與青少年溝通,及早傳遞正確的愛滋防治觀念,是刻不容緩的。因此趁著暑假期間,在西門町紅樓廣場舉辦「安全網交 不枉青春」愛滋防治宣導活動,並呼籲父母正視此問題之嚴重性。 高凌風從寶弟進入青少年期時,即開始灌輸他正確的性知識,如一起欣賞影片碰到具有性暗示的畫面時,藉機告知寶弟正確的性知識。高凌風表示,網路普及後,與性相關的訊息無孔不入,父母有責任正視這個事實,採取積極的輔導作為。另外,他也建議亦可透過孩子喜歡的長輩來教導,像寶弟喜歡彈琴,也很服氣教導他彈琴的老師,高凌風有時碰到要提醒寶弟的事,也會透過這位老師來傳達,孩子也較聽得進去。 除了進入青少年活動場域宣導,該局今年暑假也推出「獸性檢測器」網路遊戲,從網路走進青少年世界,遊戲從趣味角度切入「安全性行為」宣導訊息,以「你是哪種怪獸?」來檢測獸性指數,並透過上傳個人照片,合成各類KUSO怪獸,增加網友參與感,並藉年輕人喜愛分享趣味圖片的心態,提升網友分享活動訊息與吸引參與活動的意願。遊戲推出後引起熱烈討論及參與,上線不到一個月,就有超過一萬名新粉絲加入1922防疫達人。「獸性檢測器」活動預計至8/26截止,參與活動者皆有機會抽中 ipad等大獎。網路遊戲網址:http://2012aids.tw/。

  • 災後遠離傳染病,防疫三步驟不可少,清理家園時,如有身體不適,應立即就醫

    蘇拉颱風帶來豐沛雨量,導致低窪地區傳出淹水災情,疾病管制局呼籲淹水地區的民眾務必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並依「清除、清潔、消毒」防疫三步驟,做好環境衛生,避免感染傳染病。該局並於各區調度消毒藥水,提供受災民眾家戶環境消毒使用,同時針對雨後病媒蚊孳生源列管地區進行清查與防治,持續監視災後傳染病作業,提醒民眾應特別加強以下預防工作: ㄧ、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 根據疫情調查資料,目前是登革熱流行季,大雨過後病媒蚊密度將大增,災後民眾整理家園時,應澈底清除室內外積水容器、垃圾及廢物,以防止病媒蚊孳生而導致疫情發生。 二、清理家園時,切忌赤足及穿著拖鞋打掃,避免鉤端螺旋體及類鼻疽感染 水災期間易接觸到污水、污泥,可能因此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及其他皮膚病,該局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工作完畢或裝備卸除後,應以肥皂及清水洗手。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及酒癮者等)及皮膚有外傷者,應避免皮膚接觸污水或淤泥,否則引發細菌感染,嚴重時可能需截肢。如有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或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請儘快就醫。就醫時務必告訴醫師居住地區及污水淤泥接觸史,以利醫師提供妥適的診療服務。 三、注意飲水、食物及環境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 豪雨可能導致飲用水受到汙染,若住宅的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飲用水要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泡水之廚房用具及餐具要消毒後才能使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也不要食用;民眾可自行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而餐具部分應煮沸消毒,不能煮沸者,用清水10公升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消毒,疾管局呼籲民眾務必依「清除、清潔、消毒」防疫三步驟,做好環境衛生。 該局另籲請臨床醫師這段期間特別注意病患是否可能感染上述傳染病,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通報衛生機關,並給予病患妥適治療。民眾若有災後防疫相關疑問,亦可聯絡各縣市衛生局,或撥打國內免費民眾疫情通報與關懷專線1922洽詢。

  • 腸病毒71型雖脫離流行高峰,但仍在流行期,上週再新增8例重症個案,民眾仍應提高警覺

    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8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北中南部均發生,疾管局指出,最容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目前仍為社區的主要流行病毒株,重症風險並未降低。呼籲民眾保持警覺,落實良好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注意重症前兆,如有病徵請儘速就醫。 新增的腸病毒重症有3例為居住於北部的1歲3個月、1歲7個月男童、12歲女童,3例為居住於中部1歲9個月男童、3歲3個月、3歲5個月女童,另2例為居住於南部的8個月、4歲4個月男童,其中7例個案已康復出院,北部的1歲3個月男童仍住院治療中。本年截至7/30止,累計共有117例重症個案,其中114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並造成1例死亡。 依據該局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連續5週下降,並已低於流行閾值,雖脫離疫情高峰,但民眾及嬰幼兒照顧者,無論大人或小孩仍會感染腸病毒,且許多感染者的症狀不典型,甚至無症狀,不易警覺及預防,因此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做好自我保護。自身或嬰幼兒如有身體不適之徵兆,應儘速就醫,並與其他嬰幼兒適度區隔,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 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民眾如有腸病毒相關疑問,歡迎至該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諮詢關懷專線1922洽詢。

  • 高雄阿嬤染廣東住血線蟲,疾管局提醒民眾洗淨蔬果及雙手,螺類食物應煮熟

    疾病管制局於近日確認1名廣東住血線蟲病例,個案為居住於高雄市74歲女性。衛生單位調查發現,個案並無食用蝸牛或生食蔬菜的習慣,但平常於住家附近菜園種菜時,為避免使用除草劑或殺蟲劑等農藥,習慣徒手拔草、排除蟲害、清除蝸牛整理菜園,可能在過程中因手部為蝸牛黏液污染而直接、間接食入寄生蟲幼蟲遭到感染。 個案於6月23日起出現身體痠痛不適,7月1日出現行為異常、意識混淆及恍神等情形而就醫,醫院於7月23日通報採檢送驗,經高雄醫學大學檢驗證實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目前已出院。 廣東住血線蟲感染人類的主要途徑,是經由食用未煮熟受汙染/寄生之福壽螺、蝸牛或蛞蝓、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沾染受感染蝸牛之黏液)等所致,潛伏期約2~3天,最長可達47天。該寄生蟲常侵入腦部、脊髓等神經組織,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也可能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頸部疼痛、僵硬等症狀。如果侵犯眼球,會造成視力受損。感染的寄生蟲數量較多時,可能危及生命。 台灣早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廣東住血線蟲主要的感染源是食用未煮熟的非洲大蝸牛,大部分感染者為孩童,但近十年來的散發病例報告,以外籍勞工食用未煮熟之螺類(如福壽螺等)造成感染最為常見。 疾管局提醒民眾,勿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螺類或蝸牛等中間宿主,處理時應戴手套並洗淨雙手(砧板亦需清洗),生食蔬菜水果前務必澈底將其清洗乾淨,即可降低感染的風險。相關資訊請參閱該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費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洽詢。

  • 南臺灣新增8例本土登革熱個案,疾管局呼籲清除積水容器,如有疑似症狀應速就醫,並請醫師提高警覺,加強通報病例

    疾管局公布上週國內登革熱共新增8例本土、5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該8例本土個案,為居住於台南市中西區的18歲及46歲女性、48歲男性、南區55歲女性、安南區33歲女性、65歲男性,高雄市苓雅區53歲女性及楠梓區76歲女性。自今(2012)年五月起登革熱本土確定病例已累計有48例(臺南市32例及高雄市16例)。 值得關注的是,8例本土個案中,7例分別就診2至5次才被醫療院所通報;平均就診次數高達2.9次。依據疾管局資料顯示,本年度截至29週的40例登革熱本土病例,於通報前就診次數平均為1.8次,其中13例就診次數高達3次以上才被通報,因此,疾管局呼籲醫師,由於登革熱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醫師應保持警覺性,如發現有疑似登革熱症狀的患者,應主動洽詢其就醫紀錄及旅遊史,並儘速向衛生機關通報,以利儘早展開防治工作,降低流行風險。 目前已進入登革熱流行季,為降低登革病毒於社區傳播,疾管局提醒民眾應落實主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清除戶內外不需要的積水容器,並儘量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及使用防蚊液等個人防蚊措施,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關節肌肉疼痛、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等相關資訊,以利醫師診治及通報,有關登革熱最新疫情及各項資訊,請參閱疾管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如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防疫專線。